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田立文深入南召开展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3-07-25 11:17:45



田立文副院长视察南召法院审判庭工地

    7月24日下午,省法院常务副院长田立文一行轻车简从到南召县乔端镇土门村开展调研活动。乔端镇是南召3个深山乡镇之一,地处南召县城西北方向70余公里,该镇的土门村自2010年3月份至今,系省高级法院对口扶贫帮扶对象。省高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吴金鹏同志代表省高级法院在该村驻村帮扶3年之久,驻村期间,为土门村办了许多实事,在当地百姓中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南阳市中级法院院长庞景玉、南召县政法委书记吴廷凯、南召法院院长曾凡振陪同调研。

    下午1时许,田立文院长一行从南召县城出发,事先没有与乡镇干部打招呼,驱车直接深入土门村开展调研活动。在土门村,田院长看望了省法院驻村的吴金鹏同志,实地察看了省院在该村援建的漫水桥、学校、村部、文化广场、净化水池等各项设施。田院长还同赶到现场的村干部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土门村的社会发展、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公益事业建设及各项矛盾纠纷处理情况,感谢村干部对省院驻村干部的支持。还就下步继续开展帮扶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田院长表示,要在近三年驻村帮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深入了解百姓疾苦,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密切人民法院与群众的联系。

    下午4时许,田院长一行驱车百余公里到南召法院竣工的审判综合大楼,详细了解征地,建设资金,工程进度,资金来源、缺口情况,办公楼的建设及主要场所功能设计情况。

    田院长首先肯定了南召法院党组在曾凡振院长带领下团结务实,持续求进所取得的成绩,并强调:

    一、审判庭的建设要科学规划。在装修过程中,要走出去,多汲取兄弟法院装修的亮点,不追求奢华,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审判庭的建设要庄严简单、实用大方,能体现法院文化特色,更要具有前瞻性。

    二、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以“一村一法官”活动为依托,深化驻村帮扶和司法联络工作,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提供及时的法律服务,同时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人民法庭处于审判工作第一线,是法院工作的一个窗口,条件比较艰苦,要多联系法庭,了解法庭的情况,不断改善法庭办公办案和干警生活条件,引导干警注重形象,规范司法行为,真正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进一步树好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

    下午5时许,田院长一行结束了在南召的调研活动赶赴郑州。田院长近四个小时务实高效、简朴亲民的工作作风给随行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召法院院长曾凡振表示,要以田院长所作指示和工作安排为动力,继续深化当前正在开展的“一改双优”活动,继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人民法院与基层组织、基层群众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疾苦、当前形势下对人民法院新的司法需求。继续深化“一村一法官”、“一村四警”活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关怀,让司法审判工作更加能动地服务基层建设和发展。

    曾院长表示,要尽快召开党组会议,通报田院长前来南召调研情况,落实田院长下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活动的指示精神,把南召法院的事情办的更好,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相关链接:吴金鹏,男,是省法院刑一庭副处级审判员,2010年7月,根据河南省委驻村工作总体安排,选派到南召县乔端镇土门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金鹏同志驻村以来,为当地群众解决了过河难、吃水难、出行难等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干了许多实事:

    一、在他的直接带领下,帮扶建立了《土门村人口信息登记表》。

    二、为山区学生争取爱心包裹,在村里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等。

    三、成立了土门村文艺宣传队,使山区农民在家门口看大戏,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带领群众发展香菇、中药材特色经济。

    五、争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为村里架桥铺路,深打机井,给山乡病人免费检查身体。

    六、给学生上法制课,为山区群众送棉被、棉衣。

    任职三年来,他始终把“为群众服务好”作为人生信条,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公而忘私,默默奉献,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帮贫扶困送温暖,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山区人民的交口称赞。吴金鹏已经成为河南省政法系统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方擎宇    


 

 

关闭窗口